——中北菁英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全员首次集结
为凝聚团队共识、明确发展方向。近日,中北菁英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次全员见面会议顺利召开。基地指导老师张会新老师亲自出席会议,全程参与交流,并为团队发展精准指导,基地全体成员齐聚一堂,共话产教融合新路径,共启协同创新新篇章。

会议伊始,基地主席俞嘉琛发表致辞。首先介绍了基地成立的核心背景:“中北菁英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成立,正是为了打通‘产、学、研、用’一体化通道,让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。”随后,俞主席明确了基地三大核心目标:一是培育适配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;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,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;三是打造区域产教融合示范标杆,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同时,他强调:“基地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付出,唯有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才能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。”另外,为保障基地运营有序、营造协同高效的工作氛围,会议专门设置“基地规则解读”环节,对《中北菁英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成员行为规范》核心制度进行详细解读。解读内容聚焦三大核心维度:一是职业行为规范,明确成员需恪守职业道德,秉持“务实创新、协同共赢”的工作理念,尊重校企双方合作权益,在教学实践、项目对接中坚守专业底线;二是日常运营规则,对考勤管理、办公秩序、工具使用、设备维护等作出具体要求,强调“规范操作、责任到人”,确保基地各项工作高效运转;三是协作与保密要求,明确沟通流程、任务对接标准,重点强调校企合作项目资料、技术成果、人才信息等核心数据的保密责任。

本次会议张会新老师莅临指导。张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经验,围绕“产教融合模式创新”“团队高效协作”“人才专项培养”等核心话题与全体成员深入交流。在听取基地发展规划与部门职责介绍后,他针对性提出指导建议:产教融合的核心是‘精准对接’,让教学内容贴合现实需求,也要充分发挥每位成员优势,让团队协作适配项目推进节奏。作为基地的主要投资人,张老师更秉持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关怀每一位团队成员。“大家刚加入基地,大一学生还在适应期,要多关注其学习工作节奏,合理搭配实践任务与学业安排,让大家在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、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,也能兼顾学业平衡。无论是课程学习上,还是工作衔接上,有任何疑问或困难都可以随时沟通,基地会为大家搭建成长平台,也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扶。”张老师强调:“我们不仅要打造产教融合的标杆平台,更要让每个成员在这里找到价值、获得成长,让个人发展与基地成长同频共振。”

接着,王雅鹏为成员们详细阐述了基地工程团队计划,其中“前瞻文策团”主要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、可行性分析和文书工作的撰写。“技术攻坚营”下设四个小组,一,嵌入式硬件小组:负责项目全流程硬件设计、开发与验证,涵盖PCB 专业绘制(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到多层板 Layout,保障信号完整性与电源稳定性)、高可靠性元器件选型、硬件功能模块调试(如传感器接口、通信电路、电源管理等)及系统级硬件集成。二,嵌入式系统小组:负责在嵌入式平台上使用裸机开发、RTOS或者Linux实现功能,解决问题。三,嵌入式软件开发小组:负责开发上位机(如设备控制界面、数据可视化工具)与云平台(含数据存储、远程监控、智能分析模块)等高附加值软件,实现 “硬件控制 - 数据管理 - 远程运维” 的全链路功能落地。四,结构和机构设计小组:负责硬件载体和机械部件的结构设计,涵盖外观形态、内部布局(规划 PCB 与元器件空间)、材料选型(金属 / 工程塑料等)及工艺实现(3D 建模、样机打样),同时保障装配性、散热效率与抗摔抗震性能,为硬件提供物理支撑。他提到,部门分工绝非简单的职责划分,而是与人才专项培养深度绑定的“双向赋能”设计:每个部门都对应专属的“成长赛道”,针对技术攻坚、统筹协调、服务支撑等不同板块的专业特性,量身定制培养方案。“分工定方向,培养强内核。”他强调,这种“岗位适配+专项培育”的模式,既能让各部门各司其职、高效协同,更能通过针对性的技能浇灌、经验传承,让每个成员都能在专属领域深耕成长,逐步构建起“专业过硬、梯队完整”的人才矩阵,为基地长远发展提供持续且强劲的人才支撑。

此次全员见面会的圆满召开,不仅明确了基地阶段性工作蓝图、敲定了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核心路径,更以政策为引领、以人文为纽带,凝聚了团队向心力、筑牢了规范根基。作为国家产教融合政策落地的生动实践载体,中北菁英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,持续紧跟政策导向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,既为团队成员搭建成长赋能的优质平台,也为在校大一实践学生铺就“知行合一”的成长之路。未来,基地将在张老师的引领下,将秉持“规范运营、温情聚力、创新突破”的理念,全力打通产教融合“最后一公里”,在培育产业实用人才、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书写校企协同、共谋发展的崭新篇章。

后续基地将持续优化分工与培养体系,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期待!
创新精英研究院办公室
2025年11月8日
初审/初校:邓学硕
二审/二校:闫晓燕
三审/三校:王红亮